【抗疫在基层】宜城市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情况怎么样?

疫情发生以来,宜城市委、市政府突出“抓早、抓准、抓实”,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。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0例,治愈出院67例,病亡3例。3月3日,实现“四个清零”(确诊和疑似病例出院清零,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密接者隔离解除、收治出院清零)。主要做法是:

一、早字当头,同时间赛跑,切断传染源

一是早警觉。1月16日,宜城市人民医院收治了2例“不明肺炎”疑似患者,均有武汉接触史,医院立即对其实行了分区收治。

二是早安排。1月21日,宜城市全面进入战时状态,迅速成立指挥机构,宣布战时纪律,压实宣传发动、人员进岗、卡点盘查、市场管控、患者收治、信息报送、疫情发布等防控工作。

三是早排查。自1月24日起,开展地毯式大排查,共排查出有武汉接触史人员20669人,第一时间安排干部包保,全部实行居家隔离。自2月6日起,又开展健康大排查,创新“六步工作法”(社会排查、CT检查、分类包保、隔离观察、隔离解除、恢复排查),累计筛查出发热人员1823人,第一时间专人专车送诊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,从第一例疑似病例到最后一例确诊病例,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849人,第一时间实行了集中留观。

四是早阻断。自2月3日起,对疫点区域,按照城区“123”(确诊1例封单元、2例封楼栋、3例封小区)、农村“135”(确诊1例封自然湾、3例封组、5例封村)模式,实行了全封闭式管理。

二、准字发力,与病魔较量,提高治愈率

一是在预见上求准,做到早安排。为防止“人等床”,在疫情防控头一周内,紧急腾空和改造了三家定点医院,提供病房162间,做到“应收尽收、应治尽治”。同时提前征用了14个集中隔离点,提供房间516个,实现“应隔尽隔”。

二是在诊断上求准,做到早发现。自2月6日起,宜城市对所有发热人员进行免费CT检查,从临床上鉴别疑似感染者,累计筛查出肺部异常164人,确诊1人。自2月19日起,又对反复发热人员、密切接触者、看守所等特殊人群,全面开展核酸检测,检测出15例呈阳性,全部进行了收治。

三是在施救上求准,做到早干预。对所有轻型、普通确诊患者和全部疑似患者使用了“肺炎2号”,通过中西医治疗,55例轻型及普通病例无一例转重。对重症、危重症病例参照国家推荐方剂,加减化裁,对症施治,最大限度地抑制了患者病情加重。同时,注重发挥宁夏、辽宁援宜专家,省、襄阳市巡诊专家,中国医科大学远程会诊专家力量,对重症、危重症及特殊患者,跟踪会诊,因人施救,先后使4名危重患者转重症直至治愈,使1名1岁确诊儿童及疑似感染的3名孕产妇、3名透析患者治愈出院。

三、实字托底,把统筹做实,打好整体战

一是把群防群控落到实处。全市1.1万名党员干部、1280名医护人员分别参与防控、救治一线。所有小区、村组通道实行“封N留1”封闭管理,督查组、纠察队巡回检查,让群众“非必要不出门”;所有市场商铺全面禁止营业,超市、农贸市场只提供配送服务;所有接诊、收治、隔离场所实行最严格的医感防护;所有公共区域、重点区域严格落实一日两消杀;所有收治点、隔离点、疫点区垃圾实行专业化处理。

二是把各项保障落到实处。全市累计调拔7300多万元资金保抗疫,其中3120万元用于医疗设备、防护物资采购及医院改造等。群众生活物资按1个月刚需储备,全部配送到小区、村组,五保低保等困难群体免费供应。医疗防护物资按15天刚需储备,并优先保障一线医护及防控人员。

三是把考核奖罚落到实处。对城区、乡镇防控工作3天一考核一奖罚一兑现,累计发放奖励资金150万元,约谈问责主职6人(次)。同时,对防控一线落实不力的,已问责76人;表现突出的,已表扬先进单位6个、先进个人35人,火线入党1人,即时嘉奖1人。

四是把防控成果巩固落到实处。对所有治愈出院人员,严格落实“集中+居家”双14天隔离措施。自歼灭战打响以来,又进一步严格了离宜返宜人员管控,除襄阳市内必须归位人员外,严防输出输入,保持社会面干净。

五是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落到实处。2月28日前,宜城市已做好春耕备耕、复工复产等前期准备。目前春耕备耕正在有序开展,30家重点企业已经复工生产。



评论一下
评论 0人参与,0条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